在云計算時代,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,讓軟文投放更簡單。
今天,我們來分享如何系列產出虛擬類物品的軟文選題。
虛擬類物品,顧名思義不是實物,比如時下比較流行的線上課程就屬于虛擬商品。還有保潔、美甲、打車等更側重于售賣服務的,都是虛擬類商品。
由于這類商品看不見,摸不著,所以如何能讓閱讀者有感知,就成了選題的關鍵之處。
在拆解了大量虛擬類商品軟文后,我們發現虛擬類軟文至少會包含開發背景、團隊背書、成績展示、產品介紹、適用人群、福利優惠這6個要素。
開發背景
開發背景,主要講做這個項目的意圖、誰發起的,所以我們就可以從起底發起人的角度,切入選題。
“XX課程程創始人告訴你,做XX行業必須具備的這些思維”。
團隊背書
寫完開發目的,緊接著會介紹開發這個項目的其他成員。這部分就屬于團隊背書,以突顯行業優勢,增強信任感。
例如:
“優秀的人工智能專業教研團隊,由國內外優秀院校、多年大廠工作經驗,XX領域的專家組成。”
所以,我們就可以從介紹團隊的角度切入,將選題寫為:
“14年XX大廠資深XX項目總監,教你如何入門XX”。
歷史成績
再然后,原文會列舉課程的歷史戰績,像是付費人數、學員口碑,并添加一些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案例:
“超100000學員,全網好評如潮”,后面附上銷量截圖,和微信群中學員的反饋,及跳槽、升職成功的對話截圖等。
這部分無疑就是成果展示,目的是通過數字,有力地證明課程銷量高,受認可程度高,好評如潮。再加上口碑評價等,佐證所言非虛。
所以,我們就可以從使用者下手,看看這么厲害的課程,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,選題就可寫為:
“超10萬學員,被全網刷屏的XX課,到底厲害在哪里?”
或者:“真實經驗分享:1年職場新人如何跳槽去大廠?”
產品信息
再往后,就是具體介紹產品、價格等關鍵信息:
“人工智能基礎+XX入門課,XX天,XX元,每天只需X小時。課程安排……還有課后加餐……一對一課后指導,你可以學到……”
現在人工作壓力大,課外學習多為碎片化時間,如果占用太多空閑時間,大部分人就直接pass了。
所以,務必要強調時間和收獲感。
那么,選題就可以能學會什么入手,寫成:
“手把手教你XX入門,每天只需X小時,輕松學會XX”。
適用人群
介紹完課程,接下來會寫適用人群:
“適合大學生,1-3年的新人,希望轉行、加薪的職場人士。”
這部分是課程對應的目標用戶,便于讀者自動帶入。
所以,我們可以繼續從圈定目標用戶的角度切入,將選題寫成:
“最近刷爆全網的XX課程到底都適合什么人?”
優惠政策
最后,原文還會再加一些福利政策,可以是贈品、優惠,或者與產品相關的外部資源。
“課程考核通過后,創始人會推薦前三名優秀學員到大廠面試。只需8.9元,不到一杯奶茶錢,給自己一個改變未來的機會。”
學以致用恐怕是消費者當下最迫切的需求,因此,介紹工作的福利,會有相當物超所值的感覺。
另外,將課程分解成最小單位,按天計算,且用奶茶做對比,把一個虛擬物品完全具象化,便于用戶感知。
但是這種感知還不夠震撼,畢竟,這是花出去的錢,只有落到自己口袋的錢,才能足夠刺激人。此時,我們就可以給用戶畫一些大餅。
所以,選題就可以從獲得額外福利的角度下筆,將選題寫為:
“萬萬沒想到,上完XX課,我竟然直接入職XX公司”,
或“只用一個雞腿錢,我從月薪3000漲到年薪20w”。
綜上所述,根據原文內容,我們可以從這些方向切入,寫出一篇新的軟文:
當然,針對不同虛擬產品,還需要加一些有行業特色的屬性;比如打車服務就可以介紹一下汽車的類型等。那么,也可以從話題性強的地方,去切入選題。
利用這種方法,可以輕松寫出6篇軟文。如果甲方要求寫長文,依次按照圖中的各項填充即可。
總之,虛擬類商品軟文的關鍵就是如何切實地讓讀者深有體會。
在實踐中,除了上述建議,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將虛化實,才是王道。
上一篇 新聞稿一稿多發的實戰效果展示
下一篇 這幾類偏門類型軟文你都知道嗎?